v29i2

FEATURE + 陳肇始教授於2017年至2022年 擔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期間,成為推 動本港基層醫療健康改革的催化劑。 她現為香港大學綜合基層醫療健康協 作平台 (CPHC)的政策召集人,也是 港大基層醫療健康教研中心總監,致 力於推廣宣傳、政策倡導和研發以實 證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推行模式。 她說:「香港已踏上基層醫療健 康的新旅程,這點是非常重要的,因 為無論我們有多少醫院擴展計劃,都 遠遠不夠應付未來的需要。我們必須 透過推廣、教育及不同的社區護理模 式,讓市民更有效地保持個人健康, 照顧自己的身體以減少生病。」 在研發該類社區護理模式及根據 研究結果向政府提供建議方面,大學 發揮着重要作用,例如陳教授的個 人研究項目曾為本港的控煙政策貢獻 良多。 CPHC公共衞生召集人及公共衞 生學院院長貝大為教授表示,要成功 地促進基層醫療健康,走進社區,加 強宣傳教育和協作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 他提及陳教授的「耆青連心樂融融計 劃」,就是由醫科生義工走訪長者居 所,關心他們的生活及健康狀況。 他說:「在綜合基層醫療健康層 面,我們希望在市民患病前就已開展 工作,提醒他們如何保持個人健康。 由受過公共衞生培訓的專業人士創建 這些推廣平台,並與非政府組織及社 區機構協作,可以產生協同效應並得 到更佳成效。」 貝大為教授本人最近亦組織了一 場為期四天有關公共衞生的研討會, 匯聚本地和國際非政府組織成員,分 享他們向市民提供優質服務的優勢和 願景。 貝教授提到,地區康健中心目前 的服務聚焦於本港的高血壓和糖尿病 患者身上,其實還有擴展的空間。為 此,他正在進行三項研究。其中一個 項目是梳理三個地區現有的醫療資 源,包括非政府組織、義工團體, 以及私營機構;第二項是針對過去十 年內,約一百萬名本港高血壓和糖尿 病患者的流行病學研究,觀察地區康 健中心的服務是否能改善其健康,或 減慢病情的惡化;最後一個項目是模 擬實驗,假設一百萬名市民願意投入 更多時間,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(如 多做運動),健康狀況將會有何不同 之處。 他說:「政府在資源分配上需作 出重重決策,而這個電腦模型或可以 一種較為可靠的方式,提供更具成本 效益的建議以促進市民的健康。」 陳教授一項有關基層醫療健康的 實證研究新項目,亦獲得香港賽馬會 資助。該項目針對南區、黃大仙和西 貢三個地區的女性健康和體重管理進 行研究,共涉及一萬人。 陳教授續稱:「為了協助政府在 未來推行基層醫療方面更迎合市民的 服務需求, 我們必須以實證為本的模 型作為基礎。」 她仍在收集有關促進健康活動的 社區資訊,如運動班和戒煙支援,當 中許多活動由非政府組織營運。「這 些活動是推行基層醫療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,加強社區參與和合作都是我們 可以做到的事情。」 全速提升公共衞生 ↑陳肇始教授 ←貝大為教授 26

RkJQdWJsaXNoZXIy Mzg4NDg0